你是否也遇過用心經營社群媒體,粉絲數看起來不錯,但詢問度跟訂單量卻不成正比?或是花了一筆預算投遞付費廣告,帶來了網站流量,但使用者逛一逛就離開,什麼也沒留下?
如果這些場景讓你感到熟悉,那麼你可能忽略了一個行銷領域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概念——行銷漏斗 (Marketing Funnel)
許多行銷新手常犯的錯誤,是將所有力氣都花在「單點」的行銷活動上,例如「辦一場抽獎」、「投一則廣告」,卻沒有一個整體的策略藍圖,這篇文章將為你深入淺出地解釋行銷漏斗是什麼,並提供一個 3 步驟的實用指南,帶你從零開始,規劃出第一個真正能帶來轉換的銷售漏斗
( ▶️ 延伸閱讀:有實力卻沒人看見?用網站展示你的專業,如何吸引客戶?)
🎓你將會學到:什麼是行銷漏斗
⏰閱讀時間:7分鐘️
1. 行銷漏斗是什麼?不只 AIDA 那麼簡單
( ▶️ 延伸閱讀:Purchase funnel – Wiki)
行銷漏斗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
行銷漏斗是一個描繪顧客從「第一次認識你」到「最終完成購買」整個旅程的模型
它之所以被稱為「漏斗」,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人數會像漏斗一樣,從上層的大量潛在受眾,層層篩選、過濾,最終只剩下少數完成購買的忠實顧客
或許你聽過傳統的 AIDA 模型(Awareness 覺察、Interest 興趣、Desire 慾望、Action 行動),這確實是行銷漏斗的經典理論,但為了讓新手更容易規劃與執行,我們可以用一個更現代、更直觀的框架來理解
TOFU / MOFU / BOFU
( ▶️ 延伸閱讀:The Marketing Funnel: What It Is & How It Works )
-
1.1TOFU (Top of the Funnel) – 漏斗頂層:觸及與吸引
- 目標: 讓「不知道你」的廣大潛在受眾,第一次看見你、認識你,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客戶開發」,我們要盡可能地吸引大量且精準的流量
- 對象: 對特定議題有興趣,但還不認識你的品牌或解決方案的陌生人
- 常見工具: SEO 優化、部落格文章、社群媒體內容、短影音、Podcast
-
1.2MOFU (Middle of the Funnel) – 漏斗中層:互動與培育
- 目標: 將頂層吸引來的流量,轉變為可以持續溝通的「潛在顧客 (Lead)」,你需要提供價值,與他們建立信任感
- 對象: 已經認識你,並開始對你的產品/服務產生興趣的訪客
- 常見工具: 電子書/指南下載、案例分析、電子郵件行銷 (Email Marketing)
-
1.3BOFU (Bottom of the Funnel) – 漏斗底層:轉換與成交
- 目標: 最後的臨門一腳,讓已經高度信任你的潛在顧客,做出最終的購買決策,這個階段的關鍵是降低疑慮,並提供明確的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 對象: 已經準備好要解決問題,正在比較不同方案的準顧客
- 常見工具: 產品試用/試聽、免費諮詢、客戶見證、限時優惠、再行銷 (Retargeting) 廣告
理解這個框架,是規劃一切行銷活動的基礎,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清楚地知道它是為了漏斗的哪一個階段服務
2. 三個步驟,規劃你的第一個高轉換銷售漏斗
理論很棒,但要怎麼用行銷漏斗來實際操作呢?別擔心,接下來的 3 個步驟,將帶你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策略
2.1【定義目標】為你的漏斗各階段設定具體 KPI
在投入資源之前,你必須先定義「成功」的樣貌
-
TOFU 階段 KPI: 你的目標是最大化曝光可以設定的指標包含:
- 網站訪客數 (像是… 每月透過部落格文章帶來 5,000 個不重複訪客)
- 社群媒體觸及人數
- 影片觀看次數
-
MOFU 階段 KPI: 你的目標是獲取名單可以設定的指標包含:
- 電子書下載次數
- 電子報訂閱數 (像是… 每月新增 200 位訂閱者)
- 轉換率 (像是… 網站訪客中,有 3% 的人會留下聯絡資訊)
-
BOFU 階段 KPI: 你的目標是營收可以設定的指標包含:
- 銷售筆數或總金額 (像是… 每月產生 30 筆訂單)
- 服務諮詢預約數
- 購買轉換率 (像是… 進入結帳頁的人中,有 40% 完成付款)
請設定具體的數字,讓你後續的優化有憑有據
2.2 【內容佈局】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內容觸及顧客
定義好目標後,你需要規劃用什麼「誘餌」來吸引每一層的顧客,這就是內容行銷與行銷漏斗結合的威力所在
-
TOFU 內容策略: 製作「低門檻、高價值」的內容,解決大眾的普遍疑問
- 範例: 如果你賣的是理財課程,可以寫一篇「2025 年給新手的 5 個被動收入點子」的部落格文章
- [內部連結建議:內容行銷入門指南:從 0 到 1 打造你的品牌]
-
MOFU 內容策略: 提供更深入、更具體的「解決方案」,交換使用者的聯絡方式 (通常是 Email)
- 範例: 在上述部落格文章的結尾,提供一份免費的「被動收入檢查表與工具包 (PDF)」,引導讀者留下 Email 下載
-
BOFU 內容策略: 展現你的專業與產品的獨特價值,掃除最後的購買疑慮
- 範例: 對於下載了檢查表的潛在顧客,透過 Email 自動化序列,寄送學員成功案例、課程詳細介紹,並在最後提供一個「早鳥報名」的限時優惠連結
2.3【追蹤與優化】讓數據說話,找出漏斗破口
你的第一個漏斗,不可能完美,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數據分析與優化,你需要像偵探一樣,找出是哪個環節「漏」得最嚴重
- 分析關鍵轉換點:
- 從 TOFU 到 MOFU: 有多少看了部落格的人,真的點擊了下載按鈕?如果這個比例很低 (例如低於 1%),可能代表你的文章內容和誘餌 (Lead Magnet) 不夠吸引人,或是行動呼籲不夠明顯
- 從 MOFU 到 BOFU: 有多少下載了 PDF 的人,最後點擊了你的課程銷售頁?如果比例很低,可能代表你的 Email 培育內容不夠有說服力,或是信任感還沒建立起來
使用 Google Analytics 等工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使用者在顧客旅程 (Customer Journey) 中的哪一步流失了,抓出流失率最高的那個「破口」,集中火力去優化它,你的整體轉換率就會有顯著提升
( ▶️ 延伸閱讀:什麼是Lead Magnet?7款Lead Magnet助你增加銷量)
3. 實戰演練:一個線上課程老師如何應用行銷漏斗?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案例「小儒老師,一位想推廣『手機攝影課』的老師」來總結以上步驟
- TOFU (觸及): 在 Instagram 和部落格上,持續發布「5 個技巧讓你的美食照更誘人」、「如何用手機拍出電影感夜景」等免費教學內容,吸引對手機攝影有興趣的粉絲,使用相關的 SEO 關鍵字,讓潛在學生能透過搜尋找得到
- MOFU (培育): 在每一篇內容的結尾,她都邀請讀者免費領取一份「手機攝影終極構圖懶人包」,只需要提供 Email 即可,一旦成為名單,她會每週寄送一封含有獨家攝影技巧的電子報,與學員建立關係
- BOFU (轉換): 在建立了信任感後,她向這份 Email 名單宣布,她的「手機攝影實戰線上課程」將開放報名,並提供給名單訂閱者一個專屬的 9 折優惠碼,有效期限為 72 小時,這臨門一腳,成功地將潛在顧客轉化為付費學員
這就是一個完整、健康且可持續優化的銷售漏斗
4. 結論:你的行銷不再是瞎忙
現在你應該對行銷漏斗是什麼有了更深刻且實際的理解,它不僅是一個理論模型,更是一套可以指導你所有行銷決策的實戰藍圖
記住三個核心步驟:定義目標 KPI -> 佈局各層內容 -> 追蹤數據優化
別再把預算和精力浪費在零散的行銷活動上了,從今天開始,試著畫出你第一個銷售漏斗,即使它很簡單,這將是你從行銷新手邁向專業高手,的其中一步
最後站長想跟你說…想將「漏斗理論」變成「銀行存款」嗎?
你已學會行銷漏斗的「是什麼」與「為什麼」但從「知道」到「做到」,中間還有一段距離
如果「執行」正是你卡住的地方,這將是你把知識變現的最後一堂課
【流量速成班】花 1 元賺 10 元的廣告實戰課
嗨,我是阿輝。我曾跟你一樣,在廣告上亂花錢、覺得慌張
但我後來淬鍊出一套系統,靠著「Meta 廣告 + Google 關鍵字 + SEO」三位一體戰術,將我的個人品牌「音樂製作課」,做到了被動月收超過 20 萬
現在,我想把這套證明有效的系統,直接教給你
別再猜了,來看真實數據:
✅ 營收 6 倍成長: 我的個人網站,單月營收從 10 萬飆到 60 萬
✅ 臉書投報率 40 倍: 教你如何花 1 元廣告,賺回 40 元
✅ Google 霸佔第一: 不花錢的 SEO 技巧,讓精準客人每天自動上門
這 10 小時的課程,你將獲得:
- 實戰步驟: 從 0 到 1 建立 Meta 和 Google 廣告,手把手帶你操作
- 高轉換模板: 我花了百萬預算測出的文案與圖片模板,直接給你套用
- SEO 排名秘訣: 給你我每天在用的「關鍵字地圖」,高效搶佔排名
這門課沒有廢話,只有我至今仍在使用的賺錢策略
現在,輪到你了
這套經過驗證、能幫你最快 14 天賺回學費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