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混音好可怕,你知道為什麼嗎?

初學者看這 音樂製作

耳機混音好可怕,你知道為什麼嗎?

想起剛開始學習音樂製作的那天,在網路上看到了行家推薦的監聽耳機,一支五千多塊的監聽耳機,算是還負擔的起的入門基礎,投入了之後,就開始混音了。然後戴著連續用 耳機混音 混了七八個小時,結果混音完檔仍差強人意,更可憐的是還出現聽不到身旁的人說話暫時性耳鳴。

如果這聽起來很像你,讓我來跟你分享,為什麼你千萬別繼續這樣了。
.

1. 在耳機上什麼聽起來都很棒


耳機與喇叭傳到耳朵方式並不相同,耳機的左聲道到只到你的左耳,右聲道也只會傳到你的右耳,而喇叭並不是,左聲道的喇叭會同時傳到你的左耳與右耳。這個看似簡單的差別,就是耳機混音最大的致命傷。

最常見的耳機混音問題是Stereo Image (音景) 過於狹窄,以及不足夠的Delay、Reverb等空間效果,讓你的歌曲最後聽起來又窄又乾。因為聲音直接傳到耳朵的關係,你以為你的音樂已經很寬廣了。

用耳機混音常有「哇!我這個作品好好聽噢」的錯覺,但是 耳機混音 作品常常在喇叭、Hi-Fi音響、汽車喇叭等裝置上崩毀,起因就是耳機過度的直通耳朵會容易使人誤判。
.

2. 有限的頻率響應


不論你用什麼樣造價的耳機,一個耳機都無法像是五吋、八吋的喇叭單體,原音重現歌曲的低音的內容。有些耳機廠家甚至會因為這樣,而拉高低頻的某些頻率,雖然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但以耳機為主的混音,容易因此而導致混音上的誤判。

常為業界使用的ATH-M50x平整的頻率響應也無法像是喇叭的低頻原音重現

3. 長時間配戴耳機非常傷耳


研究數據顯示,70分貝開始後就會開始損害聽力神經,90分貝以上就會使聽力受損,而待在100-120分貝的空間內,如無意外,一分鐘我們就會暫時性失聰。許多的耳機混音時,因為追求每個音軌的清楚,常會保持在超過七十分貝的高音量,而導致聽力受損。聽力若是損傷是很難復原的,要特別小心呀!在音樂製作過程中,除了技術本身,聆聽的環境與器具都是非常重要的。
.

所以到底該怎麼辦? 真的不能用「 耳機混音」嗎?


年少不懂事時因為省錢用耳機混音,後來才趕緊入手了監聽喇叭,才發現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對監聽喇叭可以表現出的低頻與歌曲的定位是更準確的。現在的監聽喇叭賣價也在逐漸下降當中,大約萬元左右的監聽喇叭就很適合了。運用喇叭時,雖然細節不如耳機多,但是對於整體樂器定位更明確、主唱與鼓的空間感也做的更準確了。

我常用的監聽喇叭Yamaha HS5

經過多年學習與實作後,我才真正整理出來一套喇叭配合耳機的工作流程,在此分享給大家。所有的混音所做的決定,都以監聽喇叭為主,在最後混音到90%接近完成時,我會拿起我的監聽耳機去聆聽「低頻部分」,沒錯就只有低頻部分,除低頻之外任何其他樂器平衡我都鮮少因為耳機而更動。

有時候喇叭或者你的房間聲音反射也會讓你多推低頻或者有低頻太少的問題。這時候平整頻率響應的監聽耳機就派上用場了,如果在小單體的耳機上,你都能清楚地聽到和別的唱片一樣的低音,基本上就是非常準確了。

總結以上,因為用「 耳機混音 」太過直接面對耳朵,沒有空間的聲響,如果你在混音過程中皆以耳機為主要決定,容易造成混音上的誤判。不過,耳機也是能輔助你的好夥伴,通常在聆聽細節、音軌Editing、確認低頻的時候都是相當好用的。希望你在開始混音製作之前,先去找一對適合你的監聽喇叭,預算允許的話也同時入手監聽耳機,兩者互相搭配之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喔!

一起開心混音吧!

延伸閱讀:混音前該準備的器材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