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是什麼?花5分鐘就能懂!

mixing
音樂製作 初學者看這

混音是什麼?花5分鐘就能懂!

嗨,我是阿輝

歡迎大家來到部落格這個新的系列

撰寫部落格一直都是想「讓更多喜歡音樂的好朋友,更知道音樂製作,到底是在搞什麼

可以回歸到更初階、更基本的東西來探討

或許比較進階的朋友,也可以回來不時複習一下

❤️今天就來和你聊聊「混音是什麼
⏰估計閱讀時間:5分鐘

1️⃣ 回到主題,什麼是混音?


曾經有玩嘻哈的朋友,來問過我的第一次混音就上手課程

他問說:「想請問一下,我如果把XXX的歌曲加上不同的元素,變成另外一首歌,這樣是混音嗎?我想要學這個」

我回覆了他,告訴他不是,這個叫做Remix

雖然很多人都會口誤,把真正的Mixing和Remix都叫做混音(這真的是一個很長期的誤會

🗝️「混音」,是利用效果器將音軌與音軌之間平衡,讓完整的一首歌更動聽,更有刺激感
📌「Remix」則是將原始的音樂,取用主唱或者其中的一些樂器元素,變成一首不同曲風的歌

如果從我的混音定義來看,你會發現哇好簡單呀😎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

(▶️延伸閱讀:想要開始加入宅錄的行列,先看器材需要什麼吧?

2️⃣ 「混音」觀念的由來


在今日2018年往回推的30年前,那時甚至沒有人在意混音這件事情,直到專輯出現了。

到1980年代,「混音」甚至不被認為是音樂工程的一部分,在那個剛開始錄製音樂的年代,另外聘請一個人來單純做混音,調整音軌間的平衡,這件事情是非常荒謬的

是不是很難想像?我也這麼覺得😲

70年代開始,迷幻搖滾的樂團們開始在音樂上有不同的想法,開始做一些實驗性質的音效在自己的音樂

於是Delay(延遲)和Reverb(殘響)的發現

開始讓音樂具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讓音樂更有畫面感

狂熱於這些技術流的樂團們,發現了這兩者是需要控制節拍以及音量的大小,才會讓聲音好聽

對於這些效果的設置可以說是混音的先驅,也奠定了未來大家對於「 混音是什麼 」的定義

在大約1960年代,比迷幻搖滾更早之前的另一個平行時空

雷鬼音樂分支出來的音樂類型「Dub」這種曲風非常重視鼓和Bass

這種曲風,是一種將已經錄製到好的音樂重新放到控台裡面

然後用盡辦法把主唱或者其他的樂器移除,或者加入自己的樂器,並且在重新把音樂組合拼湊而成錄製新的盤帶

你可以在上方的影片中聽到Dub這樣的歌曲,就使用了相當多的Reverb和Delay的技術

👀那個HiHat、小鼓有迴音就是了,吉他也有很多

這兩種曲風的出現,開始大量地使用Delay、Reverb、Phaser、flangers、EQ、Compressors等技巧來改變音樂,甚至讓音樂的編曲不一樣。

聲音的改變開始為人所重視,也開始變成音樂製作的一個重要核心。

這便是「混音」最早的由來。

當時的音樂人開始爭相模仿自己喜歡的前輩所使用的效果,開始形成群聚效應,譬如說迷幻搖滾的Flanger、Reverb等大量地使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類似的手法,便形成了「一種曲風」。

有趣的是,當人們都還不知道混音是什麼,混音竟然已經是定義成曲風的一個角色之一。

驅動了聽者,那就是混音


人們真正發現「混音」在音樂的重要性是因為

音樂人發現當使用效果器來修飾聲音時,發現修飾過後的聲音會影響到其他的音軌的平衡,以及用什麼效果修飾,也會讓聽者有不同的感受

加入效果器修飾聲音,可以讓開心的樂句聽起來更開心難過的更難過

更具體一點是藉由低頻節奏的轟炸,發現人的舞動會更厲害,這是舞曲、電子樂都相當常使用的技巧

不管是音樂人選擇的樂句、音調、節奏,所使用的樂器選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

⚠️那就是,驅動聽者

而所謂的驅動聽者,在這一小段音樂中

不論是讓聽者感到爽快、快樂、舒暢、憤怒、悲傷,都算是一種

音樂和美術一樣,它是一種藝術,
藝術會改變人的想法與情緒,甚至是生活

如果說編曲是針對歌曲的詞曲,去決定要用什麼樂器來展現情緒

那混音正是對於音樂的編排、個性化這些聲響的操作過程

我在2024年拍了一支影片,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好混音」

我把另外一篇,講混音的整個流程的文章也放在這

很精彩,也很好懂,你可以先把它開啟分頁,待會可以繼續讀

(▶️延伸閱讀:你阿嬤都看得懂的,新手混音教學,10分鐘補完基礎

如果我們回頭看一首歌的編曲,把它拆解成片段化,你可以發現一首歌中的每一小段,皆是為了要傳達最後的目的與理念而這樣安排的

而混音在音樂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我們想要音樂的清晰、音樂的深度、音樂的動態,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每個樂器平衡

來聽看看,一首歌的混音前後吧


這個影片清楚地展現了剛錄完音的聲音,我有標這個秒數,或者你可以直接點下面

❌尚未混音狀態,只有錄好音

 
✅已經混音完成

你可以發現,在經過混音後,整體樂器的定位清楚,彼此的平衡也得到好的處理

這樣你大概可以分得出來混音對於音樂的差別了吧!

在音樂市場中,為什麼有些混音師、音樂製作人能夠比別人出風頭?

理由就是

👌他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他知道如何用錄音、混音的手法表達音樂人的想法,並且腦海中已經知道出來的成品的模樣

是的,混音就是為了達成最後的畫面與理念,如此而已

雖然EQ與Compressor等效果器的使用技術有通則,但是你永遠都可以為了達成音樂上的某個畫面而不管這些

因為音樂沒有對錯,只有喜好問題。

💡混音的核心價值,不僅只是清晰、深度廣度,而是歌曲的起伏、旋律線以及歌曲張力能不能做出來

希望大家在開始正式做音樂之前,問問看自己是否可以把腦中現有的技術達到你想要的、或者音樂人想要的樣子。相信經過這篇文章你已經更了解 混音是什麼 了。

你有不同的看法嗎?留言告訴我吧!

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或者收藏文章,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喔!

我們下次見


立即報名「第一次混音就上手」,讓你從零開始打造專業混音作品

6 小時,讓你的音樂脫胎換骨!「第一次混音就上手」線上課程

還在煩惱 Demo 聽起來粗糙、沒質感嗎?別再羨慕錄音室作品了!現在,只要一台電腦,你也能在家打造專業級混音!

「第一次混音就上手」 線上課程,專為音樂創作新手設計的混音教學,全球熱銷 700+ 套

課程亮點:

  • 零基礎 OK! 從錄音、編曲到混音,完整流程一次學會,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 效果器全攻略! 深入解析 EQ、壓縮器、空間系效果器…,讓你的音樂更乾淨、飽滿、有層次
  • 實戰出真知! 提供分軌練習 + 範例解析 + 專屬社群,讓你邊學邊做,問題隨時有人解答
  • 省時省錢! 不用苦熬錄音室助理,6 小時濃縮精華,直接學會混音核心技能

立即報名,讓你的音樂不再被埋沒,聽見更專業的自己!

立即點擊下方「報名課程」按鈕,加入全球超過700位成功學員的行列,與我一起打造專業混音作品,實現音樂夢想!

[第一次混音就上手]

混音教學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你的想法

要離開了嗎?

別錯過,僅有一次的超讚福利!

新會員_200元購物金

註冊新會員
信箱領取200元購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