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M是什麼? 6個步驟,建立自己的無線監聽系統

Eversync (1)
音樂製作

IEM是什麼? 6個步驟,建立自己的無線監聽系統

嗨,歡迎你回到音樂製作課,我是阿輝

你有看過那些在台上演出的音樂人,耳朵都戴著耳機嗎?

其實那個就是無線監聽系統,俗稱IEM

而這篇文章/影片,就要來告訴你如何建立自己的耳內監聽系統嗎?

這個影片我將會給你,「6個簡單的步驟」,來建議耳內監聽系統

我也會告訴你整個系統要怎麼建立,請你務必要看到最後

(🎥覺得看文字有點累?底下這裡有影片版 )

那麼,我們開始吧

🎓你將會學到:IEM無線監聽系統建立的步驟
閱讀時間:7分鐘️

IEM是什麼?

IEM(In-Ear Monitor,耳機監聽系統)是一種專業音頻設備

主要用於音樂人、歌手、樂團和音控工程師在現場演出或錄音時監聽自己的音樂或混音

為什麼要使用無線監聽系統、IEM

我覺得有5個優點可以跟你分享

  1. 你將不需要管地板監聽,大幅縮短試音時間
  2. 解放你的演出範圍:你不需要再站在同一個地方聽地板監聽
  3. 如果你有配合Midi,你也不用再踩效果器
  4. 演出內容豐富程度大幅增加 :你可以增加弦樂、合成器、音效等
  5. 演出前就能設定所有的細節:歌序、串場、投影等

簡單來說,耳內監聽系統雖然不是必須,但擁有它就能維持演出品質,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場地、什麼樣的音控老師都能演,是一個讓你的表演事業提升很多的東西

接下來,我想要分享我是怎麼做這套監聽系統的

首先你需要準備以下6個東西

建立系統要準備的6個器材

  1. 歌曲的分軌檔案
  2. 節拍器音軌
  3. 一台8進10出的錄音介面
  4. 電腦與一套DAW
  5. 監聽系統發射器、接收器
  6. 歌曲的視覺影片(非必要)

這次我使用的是,我們樂團的歌曲「沉入海」,DAW使用的是Cubase

而監聽系統用的是,我的好朋友雲聲所做的EverSync IEM,還有JTS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上面這些東西,接下來是整個建立的6個步驟

要記住我們的目標有2個

  1. 演出者要聽到自己要聽到什麼:自己的樂器、節拍器、還有其他他想聽的譬如說別的團員或者主唱的聲音,他可以自由地調整任何音軌的大小聲,不需要從控台回送
  2. 音控要有整首歌的演出內容:也就是說他要有現場演出的樂器、還有其他同時從電腦撥放的音軌

建立耳內監聽系統6步驟

1. 匯入分軌與節拍器

分軌的內容需要有什麼?

通常你如果和混音師一起工作,他會在完成歌曲後,輸出分軌給你,以我自己擔任混音師為例,我通常會分成以下這些音軌給樂團用來做現場演出:

  • Bass
  • 節奏吉他
  • 主奏吉他
  • 合成器
  • 主人聲
  • 和聲
  • 音效軌

把這些音軌加上節拍器全部都丟進去你的DAW中

2. 挑選現場要使用的音軌

丟進去之後請你開幾個Group Bus,譬如我會開以下幾個音軌,然後給輸出外場、內場等用途

  1. 現場不用的
  2. 現場吉他
  3. 現場Bass
  4. 現場人聲
  5. PGM
  6. 節拍器
  7. 導演軌

接下來,把你現場要真的演奏的部分Mute或刪除

例如:

  • 吉他手如果只有一位,可以把現場彈跟要用播的部分分開
  • 最重要的就是PGM軌,你要決定哪一些東西你要在現場播放出來,可以跟著整個歌、節拍器表演的

例如:我們樂團的PGM裡面就會有合聲、合成器、音效

3. 設定輸出,給「外場」

所謂外場,英文稱為FOH,是音響與現場演出的專業術語

但你可以想的簡單一點,指的是要給觀眾聽的

你有幾種東西就需要幾個軌道,對應到相對應的輸出

例如:人聲、彈奏的樂器、PGM,就需要4個輸出

人聲一軌、樂器一軌、PGM因為是雙聲道,所以需要2軌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輸出給外場音控老師的,在Cubase裡面只要打開I/O介面F4

就可以來對應DAW與錄音介面對應的輸入輸出

我會盡量把輸入和輸出都用相同數字會比較不容易搞混

(影片的4:40超好笑= =)

你可以按照我這樣來設定

  1. 現場吉他手,輸入1,輸出1
  2. 人聲為例,人聲我選擇輸入2,輸出2
  3. 假吉他,輸出3
  4. Bass輸入4,輸出4
  5. PGM則輸出5與輸出6

這樣可以保留給音控老師最大的控制範圍,也可以給每一位樂手想聽的東西最大的彈性

4. 給內場監聽的內容

接下來我會使用“Send功能”來做內場耳機監聽,也就是每個演出者要聽什麼

在這個步驟就可以取代掉以往音控老師幫你做的部分

你可以在表演前就把自己想要聽的內容設定好,接下來去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演出

不需要再依靠音控老師在演出的時候幫你調整監聽

剛剛我們給外場的部分,是從1-6軌

接下來7跟8軌,還有前方的耳機輸出(輸出9和10)就可以用來當作監聽給監聽系統用,通常你如果預算有限的話,耳機監聽系統應該是mono的,所以一個樂手使用一軌就好

例如以我自己是主唱為例,我把輸出設定為輸出9,我演出需要聽的是節拍器、PGM、假吉他、導演軌,我只需要在各個Group Bus Channel去Send設定我想要聽的比例就好了

例如

  1. 我的節拍器跟人聲要最大,我就把他Send到9,然後音量最大
  2. PGM、導演軌的音量為第二,我就可以設定為-6dB
  3. 接下來假吉他我就可以設定為-10dB

5. 按照你的設定來接線

接下來只要對著你的DAW,去接上相對應的線材即可

例如

  1. 輸出1為吉他,就在錄音介面的輸出1接上一條線,輸出給PA
  2. 輸出2為人聲,依此類推
  3. 接下來把輸出7、8、9、10接到,監聽的in

這樣就可以完成我們設定的目標

  1. 表演者要聽到自己想要聽的,不需要從控台回送
  2. 音控要有整首歌的演出內容

然後記得把線都綑成一綑,這樣現場直接給老師就會很方便

去表演的時候給上這張圖,就行了

在第五個步驟完成之後,你已經可以去演出了q

去表演之前給音控老師這一張配置圖,然後把六條輸出的線給他

把樂器接在你設定好的輸入軌道上

打開電源與電腦以及耳機監聽,就可以聽到你預先設定的監聽內容

完全不需要花時間讓老師幫你調監聽要多大聲,試音的速度非常快

可以讓老師跟你自己、都專注在演出的內容,而不是花一大堆時間調整監聽,非常優雅與專業

6. 上效果器、與寫自動化

剛剛講的都是線進來線進去,完全沒有動任何音軌上的效果

但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玩法,譬如說我演出會掛簡單的AutoTune、或者加一點壓縮,或者像我把效果掛在Send軌上,更可以實踐我聽得到,但外場是乾的給音控老師處理的方式

還有我們樂團的吉他手是完全走電腦的Neural DSP來演出,就可以按照歌曲段落,來寫好自動化去變更音色,如果你是地板效果器,你也可以透過走Midi線來切換效果

7. 更多花俏的玩法:VJ

像我們演出會串接影像,這樣可以讓現場來看表演的朋友,感受到更完整的氛圍,我們用的方法比較投機,因為我們是直接使用Cubase裡面做配樂的功能哈哈哈哈

直接把影片當成是配樂用的影片,就可以用來當作演出歌曲的投影,也不用與別的軟體串聯那麼麻煩,缺點就是畫質會稍微低一些

請注意,如果你要透過電腦來發送監聽的聲音到每一位樂手中,就必須要把你的樂器接入你的錄音介面之中,但是像我剛剛的設定方式,其實”輸出”是相當吃緊的,如果有樂手同時需要唱歌、演奏樂器,就很容易有輸出不足的問題

結語

相信你經過上方的步驟之後,你應該可以自己做出監聽系統,讓自己的演出更專業,更能維持一定的品質,而這次使用的EverSync,是我把JTS的兩台監聽系統淘汰更換的,我選擇它有幾個原因

  1. CP值非常高:這幾年耳機監聽系統,比較多人在使用的應該是聲海、JTS,但這兩個品牌動輒就破萬的價錢,讓想要開始建立這個系統的朋友望之卻步
  2. 5.8GHz:傳輸穩定,避開與 2.4GHz 無線產品的訊號干擾,實際去演出真的非常穩定不太有斷訊情形發生
  3. 音質:實際跟JTS品牌的聲音比較過,音質清晰又明亮許多
  4. 輸入輸出的多元性:你可以把它放在你的效果器盤、放在Rack箱,使用場景非常豐富
  5. 體積小、好看:以往耳機監聽系統的大小大概都是半U左右,但這個在一個U就可以裝4台

我覺得EVERSYNC是我目前用過最滿意的耳內監聽系統、又便宜大碗,真的滿分推薦,比起我之前用的其他品牌都好用

現在在音樂製作課官網,也開始販售這個EverSync的耳內監聽系統,從音樂製作課把EverSync帶回家,也是支持我、支持音樂製作課創作出更好的內容

🛒 購買連結

快來用建立自己的耳機監聽系統,讓未來可以演出得更舒服,並給觀眾更穩定豐富的演出

我是阿輝,那我們下次再見

你在建立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1. 最佳建議要買幾台?

每個樂手一人一台是最棒的,大家都可以聽自己想要的內容,不需要跟別人搶,不過EverSync也只有4個頻道,所以最多其實就是4種不一樣的組合(除非你使用接收器的Aux In)

如果預算有限,有幾個人可以共用頻道,聽一樣的內容其實也是可以的,慢慢升級也是一個辦法,例如我們樂團一開始只有”3個”監聽軌道可以使用,吉他手就跟Bass手共用一個頻道,然後主唱自己一個頻道,鼓手自己一個頻道

2. 最少的耳內監聽配置

如果你預算非常有限,我認為一台發射器,搭配4-5台接收器即可,因為你的耳機內容可以是只有簡單的「PGM+節拍器」,這樣會非常省錢

然後樂器的輸出還是一樣從地板效果器、或者後方音箱的麥克風給到音控老師

  1. 優點:非常省錢、可以同步放PGM等
  2. 缺點:還是得依靠地板監聽來補自己的聲音
3. 18i20輸出不足時的2個解法
  1. 再買一台18i20:用光纖線互相串接變成16軌輸出
  2. 樂器不要從18i20輸出:通常地板效果器都會有兩個輸出
    • 輸入:你可以同樣把樂器進到18i20提供給其他監聽
    • 輸出:輸出不透過電腦,直接從地板效果器出給音控老師,這樣就可以不占用到18i20的輸出孔,從效果器出到控台,其實是一樣意思,甚至是更好的,不用多過一層ADDA的錄音介面轉換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你的想法

要離開了嗎?

別錯過,僅有一次的超讚福利!

新會員_200元購物金

註冊新會員
信箱領取200元購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