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喇叭推薦:3個步驟,挑到喜歡的
嗨,我是阿輝
身為一位音樂創作者,擁有一對「神隊友」級的監聽喇叭,就像是擁有了陰陽眼,能聽出音樂中的妖魔鬼怪…啊不是,是各種細節啦!
如果你還是沒頭緒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生的監聽喇叭推薦
準備好你的耳朵和眼睛,一起來場聽覺饗宴吧!
🎓你將會學到:監聽喇叭推薦
⏰閱讀時間:7分鐘️
1. 監聽喇叭的尺寸怎麼選?
監聽喇叭的尺寸通常以低音單體尺寸來表示,常見的有4吋、5吋、6吋以上等
選監聽喇叭就像點咖啡,單體尺寸決定你的「聲音濃度」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4 吋監聽喇叭 – 小杯美式,清爽不厚重:
如果你的創作空間不大 (約莫200x200cm這個區間)
比如臥室或小型工作室,4吋喇叭就是你的好選擇之一
它的特點是音場乾淨、細節清晰,適合人聲、木吉他、鋼琴這類樂器豐富的音樂
如果你追求聲音的純粹與清爽,不喜歡過度渲染的低頻、以及小巧體積方便擺放在桌上
那4 吋監聽喇叭是你不錯選擇
⚠️ 注意!⚠️
4 吋喇叭的低頻比較少,如果你的音樂類型重視低音(如電子音樂、嘻哈、搖滾)
這時候可能需要搭配一個低音喇叭(Subwoofer)或升級到更大尺寸的監聽喇叭
( ▶️延伸閱讀:4個你需要Sub低音喇叭的理由)
5 吋監聽喇叭 – 中杯拿鐵,均衡順口
5 吋喇叭就像一杯經典的拿鐵,牛奶與咖啡的比例剛剛好,濃淡適中,適合各種場合,這是大多數入門與專業音樂人選擇的標準尺寸,因為它兼具細節與適當的低頻,能夠讓你監聽到足夠的音域範圍
並且各方面表現均衡:高頻清晰、低頻具有一定厚度,但又不會過於強烈或缺乏
它能勝任多數音樂類型,無論是流行、搖滾、嘻哈或電子音樂,都能有不錯的表現
5 吋監聽喇叭靈活比較不挑空間,適合一般大小的工作室或房間,不用擔心低頻過多的問題
除非你的空間很大,長邊與寬邊都大於400cm以上,不然基本上我最推薦的尺寸是5吋
⚠️注意⚠️
雖然 5 吋監聽喇叭比 4 吋多了一點低頻,但如果你的創作類型偏向重低音的電子音樂、舞曲,或者你習慣在大空間中工作,可能還是會覺得不夠震撼,這時候,6 吋或搭配低音喇叭會是更好的選擇
6吋以上監聽喇叭 – 大杯濃縮,厚實有衝擊:
當你進入7吋級別的監聽喇叭,就像點了一杯濃縮咖啡
一口下去直擊靈魂,低頻表現強勁有力,你會很明顯的感受到低頻很炸
對於電子音樂、嘻哈、電影配樂等注重低頻的創作者來說
6吋能提供更扎實的低頻層次,它適合較大的工作室或房間,能更好地填充整個音場,避免聲音單薄
在混音時,6吋喇叭因其更完整的低頻細節而更具參考價值
⚠️注意⚠️
6吋喇叭雖然低頻豐富,但如果你的空間不夠大低頻可能會「溢出杯子」,導致聲音渾濁、影響監聽準確度
過量的低頻反而會讓你的混音出現問題,導致成品在其他設備上播放時聽起來不平衡
但如果如果你的房間不大卻硬要上6吋,那低頻共振可能會讓你鄰居比你更「沉浸」!
🎶(((o(*゚▽゚*)o)))
2. 挑選監聽喇叭的要點
除了以上說的尺寸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要點需要考慮:
1️⃣使用空間大小
2️⃣預算
3️⃣聆聽距離
4️⃣聲音偏好
5️⃣用途
6️⃣品牌與評價
⭐監聽校正功能 (非必要但最好考慮)
1️⃣ 要考量空間大小 不同的空間大小適合不同尺寸和功率的喇叭 較小的空間可能只需要桌面型的監聽喇叭 而較大的空間則需要更大功率的喇叭,以確保聲音能夠均勻傳播
2️⃣ 預算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市面上的監聽喇叭價格從數千到數萬元不等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3️⃣ 聆聽距離會影響到你對喇叭的選擇 近場聆聽通常使用較小尺寸的喇叭 而遠場聆聽則需要更大尺寸的喇叭,以提供足夠的音量和細節
( ▶️延伸閱讀:Speaker Placement in 5 Easy Steps)
4️⃣ 聲音偏好因人而異 有些人喜歡平直的聲音 適合混音和母帶製作 有些人則喜歡帶有一定音染的聲音,建議到現場試聽而不是盲狙
5️⃣ 用途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如果你主要用於音樂製作 需要選擇頻率響應平直、失真低的喇叭 如果主要用於欣賞音樂 則可以選擇聲音更具個性化的喇叭
( ▶️延伸閱讀:如何看喇叭的三種曲線)
6️⃣ 品牌與評價是選擇監聽喇叭的重要參考 可以參考專業音樂人的建議 以及其他用戶的評價,選擇口碑良好的品牌和型號
⭐監聽校正功能⭐:房間的聲學特性(如反射、共振)會嚴重影響你聽到的聲音
監聽喇叭內附的校正或監聽校正軟體如 IK Multimedia的喇叭都自帶 ARC System、Genelec的 GLM監聽校正、Nuemann的自帶監聽校正,可以測量你的房間聲學特性,並創建一個校正曲線
補償房間造成的聲音染色,使你聽到更準確的聲音
特別把這個寫進去,是因為我覺得超級重要
如果你買了很貴的喇叭,但是完全沒有做過校正,其實非常浪費錢
而監聽校正跟房間如何影響聲音,你可以看下面的延伸閱讀
( ▶️關於監聽校正的延伸閱讀:沒看這個影片前,不要混音)
3.監聽喇叭的”主觀”推薦
選擇監聽喇叭,就像為你的音樂創作找到一位誠實的夥伴
它不會美化聲音,而是忠實呈現音樂的每一個細節,讓你能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以下介紹幾款常見的監聽喇叭,以及我個人的主觀使用經驗
可以讓你當作選購標準,但我建議你一定要聽過再買會比較好唷
入門級距:小資族與新手的福音
- Yamaha HS4 : 如果你是剛踏入音樂製作領域的新手,預算又有限,那麼 Yamaha HS4 不太會錯,它以「經典入門款」的姿態,提供了中規中矩、不過不失的聲音表現,加上親民的價格,成為許多新手的第一對監聽喇叭
- PreSonus Eris E3.5: 另一款價格親民的好選擇是 PreSonus Eris E3.5
它適合剛入門的音樂製作人,別看它小小一台,卻有著清晰的高頻和飽滿的低頻,足以應付基本的創作需求
進階之選:追求更精準的聲音
專業級別:為極致聲音而生
- Focal Shape Twin:他是我用很多年的喇叭,也用它做出很多作品,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覺得「好扯這也太開了吧」音場真的超級舒服,開得要命,解析力也很好,賣掉之後一直都蠻懷念的
- Neumann KH120: 如果你追求的是極致的聲音準確性,那麼 Neumann KH120 應該不會讓你失望,他也是中文圈超級熱門的喇叭選擇(現在還有監聽校正,蠻爽的)當初就是跟Focal Shape Twin要做2選1,最後因為音場的開闊度還是選上面了
- Genelec 8331: 這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監聽喇叭,Genelec 8331三分頻、同軸,以其清晰的聲音、豐富的細節和極為平坦的頻率響應,成為我進行專業音樂製作和混音時的可靠夥伴
( ▶️關於Genelec的GLM系統延伸閱讀:換了對19萬的監聽喇叭,我學到的5件事 )
低頻的延伸:Subwoofer (超低音喇叭)
- Yamaha HS8S: 對於剛接觸 Subwoofer 的新手來說,Yamaha HS8S 是個蠻好的起點,它價格實惠,容易上手,日後若想升級也相對容易脫手,當你第一個Sub我覺得是不錯,身邊也很多朋友用這個
- Genelec 7350A: 這是我目前搭配 Genelec 8331 使用的 Subwoofer,它能提供深沉的低頻下潛,讓整個聲音頻譜更加完整,與 8331 、GLM的監聽校正系統搭配起來,能帶來非常棒的監聽體驗
我的「微妙」經驗談
- Avantone CLA10: 我把Focal Shape Twin的下一對就是換這對,現在看來可能是很錯誤的決定,CLA10是經典喇叭NS10的復刻款,就是俗稱的老白盆,相信老白盆的神話你應該不陌生(很多知名專輯混音師所使用的),它中頻表現相當出色,可能真的是我聽過反應最快的。但如果你要單用它,我非常不推薦,因為它只能聽到60Hz以上的聲音,加個Sub可能就會變超好
- Adam A5x: 這對是我從Yamaha HS5換上來的第2對喇叭,想當初那個人手一對A7x的年代,Adam A5x其實台灣不常人有,Adam家的招牌Ribbon高音單體,的高頻細節非常豐富,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它的高頻稍有毛刺感,反正我後來就賣掉了,我只記得它的很銳利、是聽不太久的喇叭
總結
沒有絕對「最好」的監聽喇叭,只有「最適合」你的
請根據你的預算、空間、音樂類型、聲音偏好,以及是否需要監聽校正功能,仔細考量並多方比較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監聽喇叭,開啟你的音樂創作之旅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監聽喇叭的資訊,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力為你解答